2025年8月20日,追觅科技确认将正式拓展无人机业务,这一动作被视为扫地机器人厂商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新“野心”展现。以下是对追觅跨界无人机的相关分析:追觅跨界无人机的背景与原因 技术基因与渊源:追觅科技创始团队多人来自清华大学的“天空工场”,创始人俞浩是中国最早的四旋翼开发者、三旋翼飞行器发明者,自带航空航天技术基因,这为其无人机研发提供了先天优势。 技术复用与协同:追觅在扫地机器人产品上锤炼出的三维空间感知、动态避障等尖端技术,以及高速数字马达等核心能力,可直接迁移并复用于无人机的飞控与导航系统。例如,扫地机生成的厘米级精度的动态地图技术,有望提高无人机识别精度。 市场机遇与业务拓展:低空经济赛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,工业级无人机市场存在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和痛点。追觅在扫地机器人等主力业务上增长势头稳定,有能力和余力拓宽业务范围,寻找新的增长点。追觅无人机的发展战略与定位 团队组建与人才吸纳:追觅已确认将正式拓展无人机业务,正积极组建专业的无人机研发团队,核心团队架构已初具雏形,且有来自大疆、美团等公司的人员加入。 市场定位:招聘信息显示,追觅要求应聘者具备to B和to G资源,表明其可能瞄准工业级市场而非消费级市场,意在避开大疆在消费级市场的强势地位。 前期运作模式:追觅无人机项目的前期运作模式偏向电商,会通过“贴牌”的方式抢占市场,后续再走技术自研之路。追觅无人机的技术优势与创新点 技术复用三角:追觅凭借在扫地机器人等领域积累的双目视觉识别、路径规划系统与高速数字马达三大核心技术,实现“技术复用”,构建起独特的“技术复用三角”。这些技术迁移至无人机上,可提升无人机的飞行安全、智能层级和动力性能。 地空协同生态:在追觅的构想中,无人机将成为追觅全屋智能生态的“天空之眼”,实现飞行体验、极致影像、智能交互三位一体,构建起跨场景闭环,形成“地空协同生态”,这是目前无人机市场上尚未完全实现的创新模式。追觅跨界无人机的挑战与前景 挑战:面对大疆等在无人机领域具有深厚技术积累和市场份额的强劲对手,追觅缺乏前期技术积累,在工业级无人机市场的竞争中将面临巨大挑战。此外,无人机领域的法规合规要求更为复杂,应用场景落地也需要与行业客户深度结合,这些都是追觅需要克服的困难。 前景:追觅展现出的高效技术迁移与平台复用能力,使其成为低空经济赛道中不可小觑的竞争者。如果追觅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供应链优势,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,有望在无人机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实现从“地面王者”到“空中强者”的转变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