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巨型钻地弹即GBU - 57A/B,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揭秘: 基本信息重量:重达13.6吨。尺寸:长6.2米,直径0.8米。战斗部:内装2700千克高性能炸药,占总重20%。采用镍钴钢合金制成的壳体,能承受钻地时的巨大冲击力。制导系统:采用GPS/INS制导,可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实施精确攻击,GPS信号受干扰时仍能通过惯性制导较为准确地打击目标。 发展历程- 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,伊拉克的地下军事设施对美军构成挑战,促使美军研发GBU - 28钻地弹,但因其性能局限,美军继续探索更先进技术。- 1997年美空军提出恶劣天气下精确制导炸弹概念,为“重型钻地炸弹”(MOP)奠定基础。- 2004年起,美国国防部与波音公司分阶段推进MOP研发,经历多次测试验证其钻地与爆炸能力。- 2007年MOP在B - 2轰炸机上进行挂载与投放测试,计划于2008年底具备初始作战能力,2009年春正式装备。- 2012年,改进的巨型钻地弹通过测试,展现了打击深埋地下坚固目标的能力。 技术特点钻地性能优越:依据科学的钻地理论开发,对一般加固混凝土钻深可达60米,坚硬岩石为40米,超强加固混凝土为8米,远超现有钻地深度记录。威力巨大:在实际测试中威力是美空军现役最大威力弹药的3.5倍,可将二十多层大楼瞬间夷为平地。适合隐身突防:由B - 2和B - 52轰炸机携载。B - 2可在10千米以上高空投放,滑翔距离估计不低于20千米。通过减少载油量可在弹舱内挂载两枚,隐身性能确保突防,可首轮打击重要目标并保障飞机安全。 军事影响- 对美军来说,巨型钻地弹填补了美军钻地炸弹的能力空缺,提升了美军对地下坚固掩体目标的打击能力,使空中对地下深层目标的打击更灵活、精准、高效,有助于美军在军事战略中占据优势,并且为钻地核武器奠定技术基础,验证大型钻地弹药可行性。- 对伊朗等潜在对手而言,美国拥有巨型钻地弹增加了其核设施等重要目标受打击的风险,促使相关国家加强军事防御措施,如加固地下掩体、购置防空导弹等,同时军事战略布局也会因这种威胁而调整。 
 |   
 
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