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全面下调,引发了市场上众多人身险产品陆续停售。相关情况如下:下调背景与原因:当前我国处于金融周期下行期,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存在不确定性,保险资金运用受到影响,2022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的综合收益率至少连续3个季度低于财务收益率,保险资金运用已不足以支撑较高预定利率的产品,下调预定利率是为了防范“利差损”风险,优化负债成本管理,实现资产与负债的更好匹配,确保保险公司稳健经营。具体下调情况: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1.99%,已连续两个季度低于现行标准,触发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。调整后,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从2.5%降至2.0%,万能型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从1.5%调至1.0%,降幅均为50个基点,分红型产品预定利率从2.0%降至1.75%,降幅为25个基点。停售特点:与以往预定利率下调前“炒停售”氛围浓、保险公司尽量延长旧产品销售时长不同,此次“炒停售”现象较为少见,多家公司选择提前切换产品,部分产品甚至“闪电”停售。例如,某人身险公司一款保底利率2.0%的分红型增额寿险从发出停售通知到正式停售仅间隔两个小时,还有公司江西分公司一次性停售27款产品。对保险公司的影响:从短期来看,停售高预定利率产品,推出新的低预定利率产品,有助于保险公司降低负债端的刚性成本。从长期来看,可有效缓解利差损风险,为公司长期稳健经营创造条件,也能让保险公司在投资端有更大灵活性,可将更多资金配置到资本市场等收益相对较高的领域。对消费者的影响:预定利率下调意味着保险产品价格上涨或收益下降。以30岁男性为例,传统险预定利率从2.5%下调至2.0%后,年金险、终身寿险等产品保费将出现不同程度上涨,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成本才能获得相同保障。
|
|